圖:文化公關組社群小組 / 文:文關組小編

🔶節錄自修印法師《法句譬喻經淺說》第三頌🔶

惡言罵詈,憍陵蔑人,興起是行,疾怨滋生。

遜言順辭,尊敬於人,棄結忍惡,疾怨自滅。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斬身,由其惡言。

師父開示:這一頌白話文意思是,用很惡毒的言語來辱罵人,以很驕傲、輕慢的態度去欺負人,使對方心中滿懷著憤怒, 對你生起了深深的怨恨。「憍、陵、蔑」三者,都有驕傲、欺負、羞辱的意思。

我們應以謙虛、謙讓的言辭,溫順、溫和的語氣來尊敬別人,將不愉快的事情忍下來,疾怨就不生。我們的嘴巴就像一把斧頭一樣,之所以會招來被殺、被斬的原因是來自於惡口;一惡口就激發了對方的怨恨, 進而採取行動來報復。

***

在佛陀時代,虔誠佛教徒頻婆娑羅王收到弗沙加王的禮物,請教佛陀該如何回贈。佛陀觀因緣,知道弗沙加王的因緣已經成熟,建議頻婆娑羅王抄寫《十二因緣經》相贈。弗沙加王閱讀後感悟無常,將王位傳給兒子,出家修行。

某日,弗沙加王入城托缽時被暴躁的牛觸死。牛主人驚恐將牛賣掉,新主人牽牛至河邊飲水時,也被牛觸死。他的兒子怒殺此牛,並將牛頭帶回市場。後來一農夫買下牛頭,挑擔回家途中休息時,牛頭繩斷,牛角插入農夫頭部,致其死亡。

頻婆娑羅王請教佛陀,佛陀揭示前因:過去世,三名商人逃避支付孤獨婆婆的住宿費,還辱罵她。婆婆憤恨發願來世報仇。今生婆婆轉生為牛,三商人即被牛角刺死之人,因果循環使其報應應驗。

***

這首偈頌,佛陀告訴我們要謹慎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莫造罪;也教勉我們更要殷重的去造善因,而且心念要去思惟,反省自己是否曾惡口傷人?惡口傷人只是逞一時之氣,在人與人當中,就會結下很不好的人緣。此外,這首偈頌也在告訴我們:若被傷害到了,也要訓練把這個不愉快的心結釋放掉。這些,都是我們修行的必要功課。我們有暇滿之身,如果沒有這樣去努力修,是很可惜的。

有句話說:「這個人心不壞,只是嘴巴壞。」我們現在學佛,會透過佛法去思惟;其實,「言由心生」,在修的過程當中我們很粗猛的動作不會顯現出來,但是內在的那一種習氣種子還是會有的,一不高興就出口傷人。因此我們要訓練自己應該怎樣去講話,才能夠保護彼此。當我們逞一時之快而傷了人,那種怨已經結下了;有一天因緣成熟了,對方是會報復的。在輪迴中,眾生一直陷在無明當中,無法自拔,只要被無明蓋覆,連想去尋找生命為什麼受痛苦的那種智慧,都生不起來;遑論從根源去解決自己生命的問題。唯有透過佛法的學習,才有辦法得到離苦得樂的正確方法。這是我們大家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