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化公關組社群小組 / 文:文關組小編
講說軌理有四個重點:
四、於何等境應說不說所有差別者
「如《毘奈耶經》云:『未請不應說。』謂未啟請不應為說,雖其請白亦應觀器,若知是器,縱未勸請,亦可為說。如《三摩地王經》云:若為法施故,請白於汝者,應先說是語,我學未廣博,汝是知善巧,我於大士前,如何能宣說。汝應說彼語,不應忽爾說。觀器而後行,若已知是器,未請亦應說。」
意思是若對方沒有主動請問,不要主動說法。因為也許對方會因此對這個法要觀過,或者他根本不珍惜。
若對方主動啟白想問的問題,並請求說法者回答,說法者要依對方的根器來說法,看他是否已遮除了「覆器、污器、漏器」的過患——看他是否有誠心,且真的想要了解道理,才為他說法。
又若他的根機、程度、動機都很純正,是聞法器,即使他沒有勸請,也應該為他說法。你要看他這個「器」,也許他是不知道要怎麼發問,那你就先用問題去問他,再慢慢開導他。
《三摩地王經》告訴我們,說法者要有謙虛的美德,不要草率,別人只問一句話,你就劈哩啪啦的宣說一兩個鐘頭。
-出自《菩提道次第廣論講記》第一冊 修印法師教授
有的時候,想將自己學習到好用的法要,分享給親友,但因為彼此的生活樣態不同,突如其來地分享,對方是無法理解及契入的,反而會造成困擾;有一次,家人養的狗狗過世了,因為牠的懂事及貼心,很得全家人疼愛,也因此,過世時,多年未上山的家人,帶著牠到山上,請法師為牠皈依,在這時刻,因為家人一心希望狗狗有更好的下一生,所以齊聲誦經,回向祝福狗狗。回想當時,法師所給予的佛法,就能夠發揮其最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