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化公關組社群小組 / 文:文關組小編
🔶節錄自修印法師《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第十頌 🔶
無始時來憫我者,母等若苦我何樂,
為度無邊有情故,發菩提心佛子行。
世間母親的功德是最偉大的,《廣論》中也這麼說。大乘佛教裡面,把父母的內涵擴大了,因為有情眾生都是在輪迴中,而輪迴是不會斷的。每個眾生從無始以來都曾做過自己的母親,所以這裡說「無始時來憫我者,母等若苦我何樂」。
我們的角色一直在變,一下做父母,一下做子女,這樣變來變去,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曾做過我的母親,曾經慈愛過我、憫念我——做父母的真的是非常了不起!我們一定要常常掛念父母,常想著:我要如何讓父母快樂、讓父母放心?我要用修行的功德,來報答父母的恩德。
為了救度往昔都曾經做過我母親的無量無邊的眾生,那麼我必須效法佛陀的精神,發大菩提心來救度他們,這是一個身為菩薩行者所應該做的事。
這一頌給我們什麼啟示呢?視一切眾生為如母有情,這是不是非常高標?我們想一想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量?沒有!可是我們不能夠心裡連動都不動!雖然一時我們還沒有這樣的量,但還是要不斷的串習。我們能有這樣的認識,是不是要感恩佛陀?感恩佛陀把這一種真實的生命狀態告訴我們——這是真實的,大家不要把它想成說「佛陀因為要我們生起慈悲心,所以用這樣的權巧方便來教導我們」;如果你這樣想,就錯了。
**** ****
在湖南一個偏僻的村莊,有一則真實的輪迴故事。這個村莊出現了許多記得前世的人,以致大陸有一個節目,專門採訪這些人。他們轉世到新生活中,但依然保留著前世的記憶。其中,一個女子名叫石爽文,在前世是一位不幸早逝的母親。她生下兒子後不久因細菌感染去世,然後投胎成了隔壁村莊的一名女孩。
這名女孩與她的兒子相差約十個多月的時間,兩人卻因為輪迴而長大後進入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然而,在老師點名時,石爽文被點到她兒子的名字時,驚覺這個人就是她的兒子。儘管兩人彼此不認識,但石爽文追蹤了兒子,並透過對他的提問驚訝地發現,他的回答與她的記憶完全吻合。原來,兒子的名字是她當時用心取的,因此對這個名字印象深刻。
當兒子告訴他的父親和奶奶後,石爽文被邀請到兒子家中,驚訝地發現家中的一切都和她前世的家相同。儘管兒子的家人起初不承認這個關係,但事實不容否認,這段故事因此傳開。
雖然石爽文和她的兒子確認了彼此的關係,但兒子仍然每年去掃墓,直到他的父親告訴他,不需要掃墓,而是要請石爽文來吃飯。從此,兩家人成為了親人,彼此互相思念,互相照顧,展現了生死輪迴中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