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化公關組社群小組 / 文:文關組小編

🔶《佛子行三十七頌講記》第五頌 🔶

伴彼若使三毒長,並壞聞思修作業,

能轉慈悲令喪失,遠惡友是佛子行。

想要修行、了脫生死,親近良師益友是非常重要的。這一頌是無著賢大師教導我們如何認識朋友,尤其是認識惡朋友。那我們要如何分辨誰是良師益友、誰不是良師益友呢?可以從兩點來認識、了解:

  1. 如果自己跟他結伴、相隨在一起;相處一段時間後,發覺自己的貪、瞋、癡煩惱增加了,脾氣也不好了,父母、師長說什麼也不管了,並且也比以前不用功了,破壞了聞、思、修的功課了,那這個朋友就是惡友。
  2. 自己想要懈怠、不想用功修行的時候,看到親近的朋友要精進用功,一定要心生慚愧,然後對他心生隨喜,這樣,你勉勉強強還沒有造什麼惡的罪過。但如果你懈怠用功,而他又用言語「哎呀!修行不必那麼執著啦!」或者是「哎呀!你今天太累了啦!我看你已經做那麼多事情,不用這麼認真啦!」剛聽到這些點點滴滴的時候,會覺得「喔!非常的溫暖,他對我非常的體貼,非常的愛護我。」可是你深深的去思惟:如果你遇到的朋友是如此的,那麼今生你要怎麼樣去修行?

****    ****

在佛教的故事中有兩個人,他們是好朋友:一個非常守戒,不喝酒;一個就不守戒,喝酒。這一個守戒的一直勸喝酒的朋友說:「你不要喝酒啦!喝酒會有很多過患。」這一個喝酒的聽了,不僅沒有依教奉行;而且跟不喝酒的說:「哎呀!你不知道啦,人有煩惱、痛苦的時候,一醉解千愁,所以喝酒有喝酒的好處,而且喝酒能壯膽,你本來不敢罵人,你喝個酒,就敢罵了。」這一個不喝酒的就這樣聽進去了。

後來他們兩個人分開了,這一個不喝酒的人,遇到了逆境,很痛苦!他就想起那一個喝酒的朋友曾經跟他說:「當你很痛苦的時候,喝酒可以讓你一醉解千愁。」果然,他就喝酒了。但這個不喝酒的離開以後,他自己慢慢去思惟,覺得以前自己真的錯了,不應該守了戒,又破了戒;所以他就不喝酒了。

《論語•顏淵篇》裡面有一則「子張問明」的道理,就是在說朋友的影響。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子張問孔子說:「怎麼樣才叫做有智慧呢?」孔子說:「浸潤之譖」,就是指點滴點滴的讒言。這讒言你聽了,沒有提防,也沒有覺察;不覺間就對你產生不好的影響。如果你能夠「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他人點滴、點滴的毀謗,動不了你的心;或者對方講的好像身受切膚之痛的控訴,也都不能影響你;那麼這樣的人就是有智慧的人,這是很重要的。

所以第四句才說:「遠惡友是佛子行」,若是遇到惡友,我們應該要趕快遠離,莫與之再親近;這是菩薩行者所應該要做、要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