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師雖然悟見──法性本來空寂、法性不增不減、無來無去、無垢無淨。但眾生不能解證如此境界,因而仍漂流在煩惱的生死海中受苦。上師見此,深為悲心所動,一心一意為救拔眾生脫離苦海;救拔眾生脫離苦海是他唯一的心願,也是他唯一要精勤努力去做的事──利益眾生。

這位精進利生的慈悲者,就是我的上師;他的悲心與觀世音無二無別;所以我在上師與觀音菩薩面前,恒常用身口意三業恭敬的頂禮──即恆常以恭敬的心(意業)向他頂禮(身業),並讚揚稱頌他的功德(口業)。 

眾生要得到利益快樂的根本源頭,就是從佛陀而來──由佛陀的力量所賜。佛陀之所以能擁有無窮盡的利樂之法,是因為他從修證正法而獲得──依正法而修,依正法而獲得利益快樂。

想要修法,首先又要依著明瞭正法是什麼?怎麼修?怎麼行?──亦即想要依法而修,首先便要瞭解「正法」是什麼?怎麼修?怎麼行?而修的「要點」,又是什麼?這些都要事先知道。

很多人都想修行,但不知道「要點」,所以一聽人家說什麼法門好,便先入為主,牢抓不放,以致到終來盲修瞎煉一場;這樣盲修瞎煉,若不造罪已是萬幸。我有見於此,因此,我應當宣說佛子行。 

今生我們很有福報,能幸運得到這個暇滿之身;既得暇滿之身,就應該把握機會,無論自己或他人,都必須努力修行,在今生中希望能夠借由暇滿之身而渡過生死大海。所以我們一定要在白天、晚上,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要精進用功,不要讓生命空過──精進作聞思修的事,這是身為菩薩行者所應作的事。

段落答問

問:具什麼條件才算暇滿之身?

答:廣論「暇滿」P59中有明說。

家鄉有許多關愛我的親朋好友,我也關愛著他們。從外表看,這種關愛的心,好像是慈悲的心、仁慈的心;但如果細細加以思惟,這種慈愛、關愛的心,仍然不是真實的慈愛心,因為它的內涵很容易就會變質了;例如當看到自己所愛的人遭到別人欺侮時,便會情不自禁的憤怒起來,所以有了貪愛,就會有瞋怒。

貪愛親友的心如水波動盪,瞋惱憎恨的心似烈火燃燒,二者都能令心不能寂靜;這「貪愛」與「瞋怒」,對於想要修行、求了脫生死的人,是很大的損害;更何況在強烈的貪愛心或強烈的瞋怒心生起之當下,會蓋住了我們的智慧,會讓我們陷入了愚痴昏昧之中,對是非善惡分辨取捨的智慧能力,猶如進入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室,根本無法對物品作明辨、抉擇、取捨。因此,想修行的行者,一定要遠離那些會讓我們容易生起貪愛與瞋怒的地方,那就是自己的家鄉。

因為遠離惡境,所以能夠讓我們的煩惱逐漸減少;因為遠離散亂,所以善根就會自然增長;當我們的心能安住於法上,便能生起堅定有力的正見;因此,依著寂靜處而住,是身為菩薩行者所應該要作的。

世間都是虛幻無常的,常相隨伴的親朋好友,終究還是要相別離;一生中勤苦累積的財物,最後還是要捨棄它們而獨自離去;就連一出生就緊緊相隨而來的意識,尚且會拋下我們這個久久讓它居住使用的身體,猶如客人捨離租用的房舍而去。想到這些:親友、財物、身體…等,有一天都會與我分離,因此捨離現世安樂、現世貪著的心,是菩薩行者所應該要修的。

註:猶:尚,依舊、仍然。

註:捐:棄捨也。

 

想要修行,想要了脫生死,那麼親近良師益友是很重要的。要如何分辨良師、非良師?惡友、非惡友?我們可以從三點來認識:

如果跟某人常常結伴相隨在一起,一段時間後,發覺:

一、自己的貪瞋痴煩惱增長了。

二、也比以前不用功、破壞了聞思修的功課了

三、自己的慈悲心變得一天比一天薄弱、一天比一天不慈悲了,甚至自己的慈悲心完全喪失

若是遇到這種朋友,應當趕快遠離,莫與之再親近;所以遠離惡友,是菩薩行者所應該要作的。

什麼是善知識?就是親近某個人後,他如果能讓我們自己的惡習惡業(貪瞋痴煩惱)漸漸減少,乃至斷除;並且善的功德(慈悲心、菩提心)像初一的月亮,一天比一天增長廣大;這個人就是善知識。遇到這樣的善知識,就應該要比珍惜愛重自身更加珍惜愛重;所以,如理依止善知識,是菩薩行者所必須要作的事。

前一頌(第六頌)說依止善知識,而善知識首先一定會教我們認識三寶、皈依三寶,所以這一頌接著說,想離苦得樂一定要皈依三寶。為什麼要皈依三寶呢?因為唯有三寶才能真正救拔我們,除了三寶,世間的天仙、神祇等都沒有能力救我們;因為他們自己本身都還陷在輪迴生死的牢獄中,都還在閻羅王的掌握中,自顧不暇了。

所以我們應該依止有實修實證功德圓滿真實不虛的佛陀,及佛所說的法,以及依法而修的僧團。所以皈依三寶是菩薩行者所應作的事。

我們皈依三寶的目的,主要就是要從三寶處得到離苦得樂的方法;從經論中我們知道有極為痛苦的三惡道,而為什麼會有這麼極苦的三惡道呢?釋迦牟尼佛說,三惡道是「苦果」,而它的因是眾生之前自己造作了極重的惡業,所以才會感得三惡道的苦報;因此我們即使遭遇到了命難,有生命的危險,也絕對不造罪惡之行;這是身為一個菩薩行者所應該遵守的。

此頌是教導生起希求解脫的心。既知三惡道苦,那麼三善道呢?頌文說:欲、色、無色三界這三善道雖然有樂,可是三界的樂是極為短暫的,它如早上陽光未出時草頭上的露水,當陽光一出來以後,就消失了;可見三界之樂是須臾短暫的,是瞬間就會壞滅的事(法);所以我們應該對常恆不變的解脫果報生起好樂希求之心,這是身為菩薩行者所應該作的。

此頌是教發菩提心。既知只要在三界六道之中,都是痛苦的;又知每個眾生從無始劫來都曾作過我的母親,她們曾經慈愛我、憐憫我。如今,我已知皈依三寶,遠離惡道,欣求解脫之樂,而我的母親們如果仍陷於痛苦之中,我怎麼快樂得起來呢?所以為了救度曾為我母的無量無邊有情,我必須效法佛陀精神,發大菩提心;這是身為一個菩薩行者所應該作的事。

身為學佛的三寶弟子,應該知道:眾生之所以有痛苦,乃因眾生只知追求自己的安樂。殊不知一味的只求自己得安樂,而從未思及他人安樂的人,是一定沒有辦法得到真正安樂的;因為他必須一邊積極追求快樂,一邊還要防範別人來損傷、奪走他的快樂(如怕有人會來偷走自己的寶物),所以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安樂。

然而佛陀不是如此!佛陀心心念念在如何利益眾生,如何讓眾生獲得快樂;也因此,佛陀不只不怕眾生來奪走他的快樂,而且佛陀看到眾生快樂,他的內心也會非常的快樂。所以我們要效法佛陀,才能像佛陀那樣得到真正的快樂。因此,此頌才說:一切的苦,都是貪求自樂而生起的;佛陀的究竟大樂是從利他的心而得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將只顧自樂、不顧他苦的心修正、轉換過來,成為凡有所思惟,都是如何讓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菩薩行者所應有的思惟。

註:正換ー即正對治;就是修習「自他相換」,也就是修習「視他人的苦樂,為自己的苦樂。」

此頌說明:遇到逆緣一定要轉為道用。

例如:某人即使因為貪心而親自盜取我的東西,或者他也教別人來奪走我的一切東西,菩薩行者不只不可    生氣,而且如果這個人有需要時,我還要將自己的身體,及所受用的一切財物布施給他,更進一步的,還要將自己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善根福報都回向給他。

這頌所說是布施度。

前一頌是行布施度,這一頌是行忍辱度。

頌文說:我的身上雖然沒有絲毫的過錯,可是卻有不講道理的人,來到我的面前要斷我的頭;我面對著這樣無理的眾生,不只不可生氣,而且還要對他生起深深不忍的悲心──悲其被極重的煩惱所使,而造了這極重的殺業;我又應作另一種思惟:此或許是我過去的怨家仇敵現前,來討我前債──如安世高前二世到中國還債一樣;這是菩薩行者所應作的事。

這一頌是教導忍受惡言毀謗。

即使有人用言語百般的中傷我,用不堪入耳的醜陋言語、不實的謠言,傳遍天下,來醜化我;我還是要深深的對他懷著悲愍的心,而且還要讚歎他的功德;這是菩薩行者所應該作的。

這一頌仍是教導修行要安忍惡言攻擊。

頌文說:即使有人在大眾集會的場合,口出惡言,攻擊我的隱私;我們不只不可生氣而以牙還牙,應該還要對他生起益友想;也就是要想:他是增長我修行、增長我道業的益友。因為如果他所說的屬實,那麼沒有他,我可能很難看到自己的缺點;如果他所說的是不實的、是誣蔑我的,那麼正是消除我的業障,或消除我與他前世所結的惡業──現在就是我償還的機會;因此,無論他攻擊的惡言屬實或不屬實,他都是我修道上的益友,有助於我的修道,所以要對他倍加恭敬;這是菩薩行者所應有的心態。

這一頌教導我們要修安忍,以慈愛對待忘恩負義的惡劣眾生。在修行中,我們有可能遇到一些恩將仇報的眾生,那要如何修心?

頌文說:如果我們曾經對待某個人如同自己的小孩那般愛護,但那人不只不知感恩,甚至待我如仇敵,我反而要像母親看待患病的兒子那般,對他倍加關懷;這才是菩薩行者所應該作的。

這一頌是教導我們對驕傲的眾生修安忍。

有些眾生本性驕傲,明明能力與我相當,卻認為自己的能力比我強;有的條件明明比我差,卻認為自己的條件與我相當;像這類的眾生大都心高氣傲,並且還常常欺負我;像這樣的人,我們不只不可與他計較,而且還要視他猶如尊貴的上師,恆常的恭敬他、頂戴他;這是菩薩行者所應該要作的。

這一頌在教導我們修安忍病難及魔侵。

身為菩薩行者,即使遇到缺乏財物、極為貧窮,以致受人輕賤、瞧不起,而且又遭受重病及魔來侵擾,這時仍不可退失菩提心,而且還要因自己的苦,思及眾生的苦;所以,仍然還要不斷的發願:願一切眾生的苦受,由我一人承擔;一切眾生的痛苦,我願取代承受;這樣無怯弱的心,是菩薩行者所應有的心。

此頌教導居盛不驕。

身為菩薩行者,即使擁有很高的名氣,得到眾人的尊敬,而且財富之量如同多聞天王,但仍然要視這些榮華富貴名聲對我沒有真正的意義可言;因此遠離驕慢的心,是菩薩行者所應遵行的。

身為大乘行者,要不斷策勵自己生起慈悲心、菩提心。倘若自己內心的瞋敵尚未調伏,即使外敵被我降伏了,仍是不究竟的;因為怨敵雖然跑走了,但他仍會做萬全的準備,伺機再來;當他捲土重來的時候,那種勢力,絕對加強增盛,遠遠超過昔日的勢力;所以要降伏敵人,首先應該迅速培養深廣的慈悲的,來降伏我的瞋心煩惱敵;這才是菩薩行者最急著要作的事。

註:慈悲軍ー喻悲心之深廣有力。

此頌明五欲的過患。

財色名食睡(或色聲香味觸)之五欲的本質,就像鹹水一樣──無論你喝了多少、受用再多,也只是增加口渴而已;因此我們應該對那些能讓自己生起貪著的人、事、物,馬上捨離!這是菩薩行者所應該要有的認識,也是所應該要作的事。

註:滷──鹹水也。

段落答問

問:自己要捨去什麼?

答:對感情的執著、名聲、利益、地位、權勢…。

古人作「不知足歌」及「知足歌」,讀之令人心境大異;讀「不知足歌」,不覺讓人感覺生命中總是缺欠了什麼,因為心中有所缺欠,自然就無法享有滿足喜悅的心情,如果不能從這歌詞中覺悟而跳脫,將會讓自己永遠活在缺憾、痛苦之中;而輕輕唸誦「知足歌」一遍,便如天降甘霖,洗盡一切塵霾,整個心對所受用的一切,無不心懷知足、感恩、快樂。 

附錄

《知足歌》

他人騎馬我騎驢,仔細思量我不如;

回頭看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餘。

 

《不知足歌》

終日忙忙只為飢,才得飽來便思衣,

衣食兩般俱豐足,又想嬌容美貌妻,

娶下嬌妻並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

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園不廣用難支,

買得田園千萬頃,想無官職被人欺,

六品七品猶嫌小,三品四品又嫌低,

一品當朝為宰相,又想君王作一時,

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年無死期,

種種妄想無止息,一棺長蓋念方休。

 

我們要知道,佛說一切法皆是緣起法;因緣具足則生,因緣不足則滅;所以一切顯現於外,為我們可見、可聞、可觸摸的法(事物),都只是我們內心的顯現而已。然而心的本質猶如虛空,心亦是無自性的,若說心有分別等作用,其實這仍是緣起法──能緣的心及所緣的境,彼此相遇(觸),才能生起一切分別。既是緣起法,它的體性本來就是空寂,無有是非、好壞、美醜。所以頌文說:一切顯現於外的法,都是由心顯現的;而心的體性本來就如虛空般,無有好壞、醜美等分別;它是遠離戲論的。也就是說,它是遠離有無、是非、好壞等之兩邊;知道了這個道理,就應該讓心不執著於能取、所取之二邊,而使心安住於無所著的空寂之境──空性;這是菩薩行者所應知、 應修的。

註:不著意ー即心不執著(不落於)能、取二相。

一切法的自性本來空寂,一切法都是緣起法。既是緣起法,就有生、住、異、滅;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如果遇到悅意的境,應該觀想、思惟它猶如夏天的彩虹,雖然看起來美麗,但是並不真實,只是雲霧之氣所成而已。所以我們應該要遠離對於如彩虹般之可意悅事物的貪著,這是菩薩行者所應知道的。

前頌是針對遇到悅意境而說,此頌是針對遇到逆境苦受時,當以何心態來自持。

頌文說:當我們遇到逆境、苦受時,應當要思惟:世間所有的快樂、不快樂事,都是虛幻不實的;世間一切的痛苦,也都像作夢一樣;我們遇到苦受時,亦猶如在睡覺作夢中,夢到自己的兒子死了,在夢裏的虛妄不實中執著,認為自己的兒子真的死了;因此,雖在夢中也生起很大的憂傷苦惱;但當醒來時,才知道原來這是一場夢,並不是兒子真的死了。由「夢見子死」,我們應該有正確的認知:就是此時我們雖然存在這個世間,但應該看這世間的一切就像夢幻一樣;輪迴中每個人一期一期的生命,忽而天、忽而人、忽而畜生……等,是如此的變化不定;因此在遇到違緣時,一定要觀想思惟──世間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切勿將一切假相當為真實!這是菩薩行者所應知道的道理、所應修的功課。

此頌說明:行菩薩道者,一定要修布施。

頌文說:要求證佛果──得正等覺的人,若有眾生希求我們的身體,尚且要布施給他,何況外在的一切財物呢?所以身為菩薩行者,將身命、財產盡行捨去,而且不希望得到讚歎、表揚,或來世獲得財富、生天等福報;這是菩薩行者所應修的。

此頌說明:菩薩行者必須守戒。

頌文說:想學菩薩道的人,如果沒有戒行的持守,想要自利尚且不可能有所成就,何況想要成就利他呢?沒有戒行的人是萬萬不可能利他的!所以對三界的福樂不希求,而精勤守護戒行,是菩薩行者所應作的事。

這一頌說明:福報從安忍中得。

頌文說:想要享有吉祥如意、一切美好的受用果報,就必須視怨家仇敵猶如寶藏般的珍貴;因此,菩薩行者要對一切眾生捨掉怨憎的心,要對一切眾生修安忍;這是身為菩薩行者所應作的。

註:福ー吉祥、如意也。

註:善美好也。

這一頌是勉勵精進。

頌文說:一心只求自己了脫生死、只求自利的聲聞、獨覺之二乘行者,他們精進的修行,尚且猶如頭髮被燃燒般的急迫搶救;而身為大乘行者,要學佛利益眾生,需累積廣大福報;要累積廣大福報,一定要開啟福報之門(福報的根源)──精進修行;這是身為菩薩行者所應該作的。

我們都知道,想要滅盡一切煩惱,一定要藉由甚深禪定,才能證入無我空慧;但有些修禪定的人,不能了知「無我」的道理,雖然他們的禪定非常深,但他們所修的只是訓練自己的心(意識)什麼都不想,讓自己的心進入空無境界;這樣,一旦禪定退失了,仍然落於輪迴之中,因為他們沒有斷除輪迴的根本煩惱種子──我執,所以仍不能跳脫輪迴!因此身為菩薩行者既已知道這個道理,在修禪定的時候,一定要遠離四無色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即無色界四天的禪定。

註:四無色定ー可參閱俱舍論。

這頌說明修智慧度。

我們必須知道,行菩薩道的人要修六度;而六度中如果只有前五度,沒有智慧度來作引導,想成就佛果是不可能的;所以身為菩薩行者,必須具有大悲之心來利益眾生;而雖行慈悲利生,但亦莫執著有能度的我及所度的眾生,與所施的法及所證的境界;身為菩薩行者一定要修這樣的智慧──具方便與三輪體空。

修行如果不仔細觀察自己的過失,很可能會犯到一副道貌岸然,但所作卻是不如法的;所以我們應當恆常觀察內心,若發現自己一有過失,便立即將之斷除;這是菩薩行者所應作的。

段落問答

問:如何知道自己有無過失?

答:要精進聞思經論,從經論中得知,以法為標準。

身為菩薩行者,如果因心生煩惱,而說同樣佛子(菩薩行者)的過失,這樣只是減損自己的功德福報而已;所以修大乘法的菩薩行者,一定不可說人家的過失。

身為菩薩行者,如果貪圖利益、恭敬,而彼此間互相爭執,這樣將會退失聞思修的用功;所以身為菩薩行者,對會恭敬、會布施我們的親友及施主,應遠離貪著,不要成天往親友、施主家跑。

身為菩薩行者,如果說話粗言惡語,這樣不只會惱亂對方的心,而且會傷了自己身為菩薩行者所應有的行持與威儀;例如:口出粗言惡語,即證明了自己內心是處在瞋惱、不寂靜的狀態,而且瞋怒的臉色也很難看;人有瞋怒時,臉色、說話、態度、行為、動作都是很差、很不雅、很不莊嚴的。所以說,又傷及行者自己身語意的行儀(行為儀表);被傷的人也會傷心、不喜悅、甚至會報復;所以對於他人所不想要聽的惡語,一定要絕口不說;因此身為菩薩行者,一定要斷絕口出惡語。

此頌說明以正念正知對治煩惱。

我們的貪瞋痴煩惱,如果任它生起,這樣串習久了,就很難對治;因此,修行的勇士,一定要具足清明的智慧,持著正知正念的武器,當貪等這些煩惱仇敵一生起時,就要立刻以正念正知的寶劍,將之摧毀斬斷;這是菩薩行者所應作的。

此頌仍與前頌一樣,說明以正念正知修利他。

頌文說:不管我們在什麼時候,在作什麼事情,都應該要觀察自己內心的相狀;心中常要繫掛、存在著正念正知,用修正念正知來利益一切眾生;這是菩薩行者所應作、所應修的。

此是前三十六頌的回向。

我勤修布施等諸行所生的善根,都是為了除掉眾生無量無邊的痛苦;所以我現在以三輪體空的清淨智慧,至誠回向──我及一切眾生皆能快速成就究竟圓滿的佛果;這是菩薩行者所應作的。

此頌是說明造頌因緣。

作者說:我依著顯教密教的諸多經論典籍,及諸聖者賢士所說的道理,為了想要和有心修學佛道的人互相勉勵,所以撰寫了這個小短文──《佛子行三十七頌》。

我才淺學疏,文筆不精美,飽學之士看了一定很難生起歡喜心;可是我所說的道理,都是依著經教及聖賢的論典;所以這篇佛子行三十七頌,應該不會有錯誤。

話雖說這篇佛子行應該無誤,但佛果境界不可思議,佛子(菩薩)所行之處,亦如江海、巨浪之高深、廣大、難思難議!像我愚昧魯鈍的資質,實在很難完全測知其深奧之境;所以祈請諸聖賢達慈悲寬恕,如有不合道理,及理路矛盾、不相關等過失,尚請包涵見諒。

最後我願以所造《三十七佛子行》的善根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希望一切眾生皆能早日生起勝義菩提心及世俗菩提心;願一切眾生能早日不住輪迴,及不住寂滅涅槃,而得解脫自在;願一切眾生都能早日成為救苦救難的大依怙──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