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辦緣起

「金剛山般若學院」的創辦師父 印法師,出身自臺中西屯林家

先世務農,慈善傳家有代。師父宿世善根福德因緣深厚,童稚時即有出塵之志。一日讀金剛經「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句,若有所悟,即矢志出家;那年師父十六歲。十九歲某日,師父力行誓願,自行削髮,從此辭親出家。在三寶的加持下,遇到慧師父;得慧師父介紹,終於在台中靈山寺上普下願上人座前出家。從此菩提道上袈裟一襲,清修弘法度眾;發願弘大,願一切眾生脫離苦及苦因,同證無上佛道。

        出家之初,師父有感於弘法人才鮮少,於是發願潛修佛法,並以弘法利益眾生為畢生行願。民國五十九年師父畢業於 印法師創辦的慈明佛學院。師父的勤學精神與修行的清淨,曾得 印法師的垂護;佛學院畢業後的幾年間,曾因身體不適,在 印法師的關照下,一邊養病,一邊任教於慈明佛學院。

        民國六十一年,師父二十五歲,得父親 傳枝公的護持,捐地二百餘坪,供師父靜修及研究佛法,此為「金剛山般若學院」的肇始;同時師父也得同門師兄 慧法師的護法,相與發心,願同證無上菩提。

二、「般若」大義

        依經云:「摩訶衍義,無量無邊﹔而般若波羅蜜多,實為其心髓,為其標幟。離於般若,諸有所行,不到彼岸,如折翅鳥,終墮凡小;不離般若一切妙行皆波羅蜜,必證無上正等菩提。」當學院落成,師父即以「般若」為名,願聚集天下善根智慧之士,共同研究佛法與修行,願同登彼岸。

 

 

 

三、修行與弘法

 

        師父自學佛以來,認為:「佛法雖好,若無人弘揚,眾生將無以受益。」

        也深以為:「欲證無上佛果,必須廣聞與深修。若勤於修行,卻忽略佛法之聽聞;或疏於淨行之修持,但求增廣見聞;此皆於淨除煩惱,了脫生死之大事,難求圓滿。」因此平日廣學深修,除任教於多所佛學院外,並固定每週三、日於般若學院內講經說法,教育信眾;

民國62年逢甲普覺佛學社,邀請擔任指導法師授佛學課、念佛打坐朝山等,至今仍為學子開示佛法。78年起每週於廣播電台弘法 共歷11年;於82年開辦第一屆女子短期出家,為期3個月,開始接引想出家的弟子,後更名為僧團體驗營,至今已辦七屆,發心出家的學員超過半數以上。83、84年於國光堂舉辦精進佛一,參加的信眾每場超出千人。85年於后里舉辦精進佛一,當日參加者約300人。或應大專院校及有緣團體之請,作不定期的佛學演講。於此,師父可謂「願行並顯」、「悲智雙運」。

 

 

四、邁上金剛山

        民國八十五年有感於親近學院的學佛者日增,原般若學院的道場不敷容納,於是在僧俗二眾的力請下,師父決意遷徙。因緣具足後,「般若學院」終於重新座落在臺中近郊大坑山上的這片靈秀勝地。此地雖山未高,水未壯,然幽徑綠林,沁人心脾。日出日落,鼓罄梵唄的清音充盈於山罅水間;環山四境有花果葳蕤,有眾鳥齊飛,同效於山門之下,佛殿之前;然猶覺離市區未遠,善於廣接十方眾,從此「般若學院」僧俗二眾於願足矣。

        民國八十六年國曆三月底搬遷完成日,師父有感於此大坑山將成為僧伽修行弘法,俗眾聞法學佛勝地,是未來諸佛菩薩證果之淨土,於是將此山命名為「金剛山」,從此「金剛山般若學院」為道場全稱。「金剛」者:堅固、明澈、微妙稀有也。願凡入此山修習佛道者,都能信心堅固,智慧明澈,同證微妙稀有佛果。

五、理念與事業

僧寶是佛家三寶之一,在無佛住世的末法時代,依佛教法,示現人人成佛的可能,地位尊貴。

學佛者,依止僧寶一如投靠佛陀身旁,依次第勤修佛道,廣修供養,護持僧團弘法;如此僧俗兩利,功德無量。「依師圓道次,安僧利有情」是 印和尚尼統理般若學院僧俗二眾的崇高理念;信受奉行   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圓滿菩提道上正等正覺;廣度十方眾同入菩提門,同證無上佛道,是師父生生世世的菩薩事業。

 

 

六、一字之更名

       「金剛山般若學院」,原名:金剛山般若學「苑」。民國一百零五年四月三十日,金剛山般若學苑,有一字之更名,成為「金剛山般若學院」。更名發文字號:金建字第0105043001。

         師父決意更名的意趣,在2018/02/28義工祈福法會上,師父有說明,弟子恭摘此開示,如下:

         師父說:「般若」,就是要有世俗諦的智慧、也要有勝義諦的智慧,但這都要透過串習,要不斷的培植這方面的智慧善根。以我來說,如果現在要我講《金剛經》,我還要用很大的心力、功夫去思惟、去了解;然後才能勉勉強強可以表達出來。可是我竟然十六歲的時候,去聽了《金剛經》,就能夠非常的斷然的知道:這個才是我要的!這個才是終生要追求的!由此,奠立了我出家的念頭。會有這樣的立志,是為什麼?我常開玩笑說:可能我過去世是在深山古洞裡面參禪、思惟空性──這樣的種子種了很深。所以我從學佛以來就非常的喜歡「般若」這兩個字。

        師父又說:「學院」:這個「學」,就是學習。「院」:最早期用「苑」字,那是花草、樹木叢生的地方。當時我剛創建「般若學苑」時,就想說,我們這個地方,是要聚集一群具有善根智慧的人,共同研究修習佛法,所以就取名「學苑」。到了2016年我們改名為「書院」的這個「院」字。為什麼呢?我是經過了一番思惟,也有一些佛教界的法師們來提議:「你們有個僧團,有那麼多的在家居士在這裡學佛,所以你們應該要改成「書院」的「院」字,這樣在意義上格局比較大,能夠利益更多的人。」所以就更名為「般若學院」。

         師父結示說:民國105年,完成內政部的登記,也周知佛教界。以後在台中這一個地方,「金剛山般若學院」就是我們團體,不會有第二個同名的團體了。總之,「般若學院」這個名稱,就是聚集一群有善根有智慧的人,在這裡研究佛陀的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