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聞經慕親 2.受取之道 3.提起,放下 4.度人難,度己不易 5.美莫大焉
6.難得 7.勸慰之道 8.樂聞 9.領眾 10.福慧
11.深信因果 12.希望,失望 13.剛正,剛愎 14.福慧雙修 15.可憐,可恥
16.學拳與做人 17.賣肉者之啟示 18.快樂 19.夜思 20.聖道難行
21.師兄之言 22.勤勞、安貧 23.慰唁感言 24.思親 25.謝辭宴請
26.池井之啟示 27.住持之要 28.興衰論 29.閱讀心得  

聞經慕親

今晚閱《禪林寶訓》至九點,忽聞遠處傳來誦經聲,乃為舍於逢甲大學後面,現齡七十八歲之廖以潭老先生去世,其家屬請人為其作法事也。經聲句句隨風飄至,余不覺惻然。忽念吾父今年七十又二,母親六十又八;二老身體雖健,然皆為耄耋老人,與余相處之日還有幾許?思至此,不禁淚下,遂離座,逕奔父母處。二老適未寢,乃陪坐於旁,待其入睡,始輕輕為其掩門。余離去時,猶數數回顧。

俗云:「養兒方知父母恩。」余雖不曾養兒育女,然自懂事以來,於父母未嘗一日相忘。               

誌於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十四日

 

受取之道

世上有許多事物,為我所喜愛,為我所欲取。若愛之,取之,然於他無損,於我心安,則我可受取之。若愛之,取之,然於他有害,於我心不安,雖愛,亦不敢取之。

 

提起,放下

余自學佛以來,每天努力從事於兩件事:一為提起,一為放下。此二事當下並行,無先後之分。

十餘年一晃而過,有時自認已經提起許多,亦覺放下不少,迨清夜捫心,始知自己從未提起絲毫,也未放下半許。古德云:「有一等人最為可憐,於諸事,欲提,提不起;欲放,放不下。到終來,非但於自己無益,且諸事亦因此擔擱。」每思此語,則不勝惶恐。

誌於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度人難,度己不易

粱實秋先生《雅舍小品》云:「幼有神童之譽,少懷大志,長而無聞,老而與草木同朽。」每思此語,則深有感慨。憶當年懷凌雲之志出家,受戒時,戒師問:「為何出家?』答:「為了脫生死,為廣度眾生。」豈知十餘年已過,非但一有情未度,即連自身歇腳處亦未安穩。如今凡與人言談,則僅敢曰:「不冀有功於天地,但求無過於人間。」「不冀」者,謂不敢想也;「無過」者,謂於出家行儀無缺也。嘗聞:『度人難,度己不易』,余今始信焉。

誌於民國七十年一月三日

 

美莫大焉

學佛是美事,若為消災免難而學佛,則美中不足。

行善是美事,若為望得善報而行善,則美中不足。

持素是美事,若為膚體健美而持素,則美中不足。

放生是美事,若為長壽延年而放生,則美中不足。

弘法是美事,若為名聞利養而弘法,則美中不足。

以「求了脫生死之心」而學佛;以「是我本分之心」而行善、持素、放生、弘法。人生之美,莫大於此。誌於民國七十年四月十五日

 

難得

毘盧寺住持,妙本老法師曰:「於此名薰利誘之時代,能好善而學佛者,已謂難得。學佛而又能得正信者,則更難得。具正信已,復能發心出家,又更難得。出家而能真正放下名利我見,則難得中之難得也。唯能放下名利我見之人,始能荷真修道,真行度眾之事業。」余謹記斯語,誓不或忘。             

誌於民國七十年四月二十一日

 

勸慰之道

嘗有青年夫婦因吵架而至學苑哭訴。經余勸慰,乃和好如初,欣然離去。或謂:「出家人何能排解俗事?」余曰:「俗事者,世間事也。世間事者,世間法也。」佛法具世間、出世間法,余唯以佛法導之耳。余謂彼夫婦曰:『佛法云:「佛弟子當以慈忍,廣度眾生。」若慈忍之行,不能施於夫妻子女,卻言能行於大眾者,未之有也。欲以慈忍度眾生者,當從慈忍施於家人始。』」此為十餘年來,余用以勸慰大眾之常語也。                           

誌於民國七十年五月四日

 

樂聞

除了法語,余最樂聞者,為媳婦讚歎翁姑之語。                              

誌於民國七十年五月六日

 

領眾

有人以收徒領眾之事為樂為易,有人則以之為苦為難。蓋以之為樂為易者,或謂徒眾多,則己之名聞勢力,必愈廣愈大。若以之為苦為難者,蓋持「老臣輔孤」之心。以為稍有不盡意,即有愧託付之責。

誌於民國七十年五月八日

 

福慧

修福不修慧者,內心煩惱難除;

修慧不修福者,外在橫逆猶多。

誌於民國七十年五月十六日

 

深信因果

學佛者,志在趣証佛道。欲証佛道者,須賴智慧。欲得智慧者,須先深信因果。唯因果之信深,始能於修道上淨信不退,以不退淨信故,甚深智慧由是而生。欲人生信易,欲人不退信難。蓋凡夫從無始以來,煩惱深重,而造種種罪業。今雖發心,然罪種猶存,一旦因緣會遇,其橫逆病苦等諸不如意事旋生。於斯之際,若因果之信不深,一遇橫逆,必生怨尤,而疑菩薩不能護佑,以致修道之心退轉。故欲証佛道,當從深信因果始。                   

誌於民國七十年五月二十八日

 

希望,失望

早上往台中買書,於車上聽二位逢甲同學論辯。一曰:「人欲無失望之苦,須無希望之心。因無所希望,則無失望也。」一曰:「人豈可無希望?無希望之心,則無進取之意;無進取之意,則無奮發之志;無奮發之志,則無所作為;無所作為,則社會人類不能進步受益。至若所希之事不能達成,固有失望之苦,然不久自歸消逝,何必懼於失望之苦,而竟不敢懷抱希望而向前。」余聞斯言,竊謂:若心懷「希望」,實為追求善美,則不可因懼於失望,而竟不敢懷抱希望。又所希望之事若不能成辦,亦不必陷於失望之苦。佛法云:「萬法皆賴因緣而起。」希望之心,因也;外在之力,緣也。有因有緣,始能成事;有因無緣,事不能成。若知此理,則失望之心無有矣。又有因無緣,自不能成事,蓋因緣不具,焉能成事?故智者唯勤造善因,以俟善緣之來也,何失望之有?                

誌於民國七十年六月六日

 

剛正,剛愎

中午數友來訪,言談中告余曰:「因上司個性剛正,故凡在其下者,無不厭惡非常。」余曰:「剛則不屈,正則不偏,不屈不偏之士天下難得,何厭惡之有?」曰:「彼之剛正非不屈不偏之剛正也,乃任性倔強之剛正也。」余曰:「此為剛愎,非剛正也。剛正者,心平直而行事唯理是依,不屈不撓;剛愎者,其心乖戾,遇事則師心自用,蠻悍無理。此乃剛正、剛愎之異也。一字之差,意則別於千里。』諸友聞之,皆頷首。

誌於民國七十年六月八日

 

福慧雙修

今之知識青年學佛,大都重於慧解,而輕於福行。此誠美中不足。慧解能除內惑,而福行可去外障。如蓮池大師云:「福輕則恒罹障緣。」若但修慧解,則內心雖明,而外障猶存;以外障存故,清明之心亦不得其安。故智者當福慧雙修。

誌於民國七十年六月二十一日

 

可憐,可恥

某夜與慧師兄論道,師兄曰:「俗人迷於名利,深為可憐,若出家之士,不能跳出名利樊籠,則非唯可憐,亦且可恥。」余聞之,不勝惶恐,乃提筆誌之,以自戒。

誌於民國七十年七月十日

 

學拳與做人

早上往台中,於車上聞二青年談話,甲曰:「若學拳術,當學攻擊之術。」乙曰:「否也。當學防避之術。」甲問:「何故?」乙曰:「吾母教吾但須防人,不可害人;學拳自當亦如是。」余聞其言,思曰:「學攻擊之術雖不易,學防避之術則更難,以攻術須學一,而防術須學二也。攻術之學,但學如何攻人;防術之學,須知其攻之巧詐,始知防避之方。蓋若不知攻擊之術,則無以知防避之法也。』

余又以為,若將學拳之道,比之於為人之道,則乙乃慈智之人也。以有慈心,故性不攻擊。以有智慧,故力能防避。人之於人,能不施攻擊,則天下無怨敵;能行防避,則不為人所傷,可保身以行道。

誌於民國七十年八月十五日

 

賣肉者之啟示

昨晚為趕筆記,茶喝太濃,至今晨兩點猶不能入睡,同修勸余不如起而拜佛。余以兩點猶早,有惰意,唯靜臥持咒。約二十分鐘後,忽聞遠處開門聲,不久復聞發動機車聲。余知此乃隔鄰以賣肉為生之張先生,欲往屠宰場買肉矣。余因而省思曰:「世人為求生計,不殫勞苦。余乃志求了脫生死之士,精勤之精神,反不如是乎?」遂起而拜佛。

誌於民國七十年八月十七日

 

快樂

身為一家之長,其最樂者,莫過於膝下子孝孫賢。

身為一寺之主,除生死了脫,佛法興盛外,其最樂者,在於寺眾合和無諍。

誌於民國七十年九月五日

 

夜思

出家之士,既捨世俗之樂,清淨一生於佛門,若心猶不能真放下,誠有負出家之本懷深矣。所謂「放下」者,乃力行諸善,而心不貪著名利權勢也。

誌於民國七十年九月十三日

 

聖道難行

自學佛以來,行事之間未敢萌生好名,求福報功德之念,唯求面對聖賢遺訓而能心安。余之用心如此,而猶每每言行錯誤,致心中悸懼憂悔。爰思古人「不憂不懼」之語,更體聖道之難行也。

誌於民國七十年九月二十日

 

師兄之言

中午得知某甲處事過分,心甚不悅,乃萌不與共事之心。慧師兄曰:「弘法之人,當一心想念眾生,餘事則莫計較,莫掛於心;如此,始可謂真弘法,真利生也。弘法之人,若遇事不能深忍,則非唯利生事業難成,且於己德,亦有損矣。」聞之,羞愧不已,不與彼共事之心頓逝矣。                         

誌於民國七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勤勞、安貧

為人若四體不勤,加之不能安守貧困,則在俗男子必流於搶騙過日,而女子必落於娼淫為生。若出家之士不能安貧,則顯異惑眾之事興。

誌於民國七十年九月二十八日

 

慰 唁 感 言

近年來余常慰病唁喪,眼見病者呻吟苦狀,耳聞喪家慟哭哀聲,不覺身心放下許多。如今始知印光大師『死』字之訓,其義深矣。

誌於民國七十年十月二日

 

思親

與「逢甲普覺社」相識九年,見社友一個個成家,亦一個個生子。每當彼等攜子回學苑拜佛,余見其愛子、抱子、戲子,思親之情亦油然而生。                 

誌於民國七十年十月十日

 

謝辭宴請
早上某居士來學苑請余至其府受宴,見其情殷,余當下難辭,乃應允。迨其離去,旋思:「余以福薄,故出家多年,猶不能遂閉關靜修之志,以是唯持守修行原則,隨緣而度日。雖曰:「隨緣」,實不能輕忽放縱時日。修道之士,能摒外緣,則應盡摒外緣。余今日身心輕安,正當精勤之時;一心學法、弘法,如此方不負出家之本懷也。」思至此,乃即刻展紙寫信辭謝。

誌於民國七十年十月二十日

 

池井之啟示

今日送某師往臨濟寺受戒,來回途中見路旁有池數口,其大或兩百餘坪,或三百餘坪,然有已乾涸者,亦有將乾涸者。蓋天久不雨,又人工灌注不足所致也。

見此池景,忽憶孩童時,家鄉之井,井口直徑三尺許,深丈餘許;村中三十餘戶人家,炊煮洗滌皆賴之。自余懂事,迄十六歲舉家搬離之間,皆未曾見其水量減少,遑論乾涸。余童稚時,常不解其水從何處而來,何以能竟日汩汩不竭如是?及長,始知其乃廣攝地下諸水,以致源泉混混爾。

以是嘗思古今學者,有根性相近,環境相同者,而其成就,何以有天壤之別?今見池井乃知焉。池雖大,因淺而功有限;井雖小,以深而用無窮。池井如此,為學亦若是。

誌於民國七十年十月二十七日

 

住持之要

或問余:「何以猶不領眾?」答:「德不足。」夫住持者,須具佛法、才能、德行,然三者之中,德尤為要。若使德不厚而領眾,人或一時慕名而來,終將抱憾而去;或雖勉強住下,亦必彼此不能得益,甚而有損。                      

誌於民國七十年五月二十六日

 

興衰論

嘗聞教內人士言:「今日佛教之不興,乃因弘法之人才不足也。」余初以其言為是,旋思:今日台灣佛學院林立,其內必有可造之才,而自我精進,以弘法為職志者,亦不鮮見。若謂佛教之不興,乃在弘法人才之不足,似未盡然。憶許巍文老居士言:佛教乃「行」之宗教,非「講」之宗教。講說者,在於曉人何者當行,何者不當行耳。故余以為,今日佛教之岌岌不振,蓋非弘法人才不足,實為力行教法,有所證悟之人者少。

誌於民國七十年八月十日

 

閱讀心得

昨日閱某居士禪七開示語,今日讀《來果禪師禪七開示錄》,心有所感:前者,如說書先生說故事;後者,則似八十老翁敘往事,事事皆從修證中來。           

誌於民國七十年九月十日